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 专家教你如何观察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10-11 18:27来源:中国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10月10日电 (林露 董传礼)今天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在近期国家卫健委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全世界青少年健康心理疾病发病率在20%左右,我们国家低一点,但是也是在逐年增加。 学业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关系问题……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硕士、职业心理治疗师余伟介绍说,这些都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媒体报道了多起初高中生因为学业压力轻生的事件,孩子因为难以承担学业的压力酿成了人间悲剧。余伟说,学业问题主要发生在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的孩子身上。情绪问题一般由孩子自卑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引起,表现为各种压力造成的失眠、焦虑和抑郁等。而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网络成瘾、不正确的两性行为、自我封闭,还有这两年讨论较多的校园霸凌事件。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交恐惧、叛逆和孤独等方面。 余伟说,追踪起来,上述问题的出现各有原因。首先是年龄特点,孩子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感性重于理性。她认为,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过度关注、过度溺爱、缺少关心、缺少正确的引导,这些也是引起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同时,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儿童和青少年也有重要影响,简单的二元论体系,按照成绩和出身论英雄,过于单一,缺少对儿童和青少年不同维度的评价和认可。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但在现实生活中,父母还是过分功利的。有很多优秀学校毕业的孩子一事无成,就是忽略对孩子品性、道德、责任感的教育。我们应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不能仅以成绩论英雄,成才和成功的标准不应该是整齐划一的。 余伟说,青少年“性”的问题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是比较避讳的话题,但是又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我们通常说的青春期,就是孩子“性”高速发育的一个阶段,孩子开始有了性意识、性冲动、性关注,如果引导不足,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问题。比如,性别角色的认知在这个阶段就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孩子在成年后婚姻关系的建立。 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如何观察,又该如何面对?余伟认为,第一个就是家长观察到孩子出现焦虑、抑郁、寝食难安、躁动不安、长期失眠等表现,就说明已经有心理问题了。上述表现都是“躯体反应”。第二个就是孩子出现了情绪波动大、过于计较得失、敏感、害怕失败等情况。比如,太注重得失了,成绩单就是孩子情绪的晴雨表。还有就是与同学发生小摩擦时,孩子表现过于激烈。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 “性”的问题。比如说对异性内衣有非常怪异的行为,我们称为“恋物癖”。上述问题并不是个例,只是我们很少去谈论,忽略了。 家长需要知道的是,孩子在成长中可能会有上述表现,只需要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和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余伟说,孩子在青春期出现上述行为并不是个例,家长应该有自己的预判。孩子有这些心理问题是正常的,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可以带孩子去咨询专业人士,帮助孩子做一下疏导。 “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父母首先应该反省自己。很多时候都是父母的的引导和言行的不正确,给孩子造成了心理问题。”余伟说,当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父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作出改善,孩子的情况就会好转很多。但是在实际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她发现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无微不至”,只把问题归咎于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是最重要的,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余伟说,其实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经历了懵懂、迷茫、碰壁,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慢慢地就走过来了。
文章分类:
教育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