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院文化与价值观 |
敬文教育研究院致力于构建“敬文化”,“敬文化”源自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彰显文人应有的精神气象、为人态度与做事风格。
"敬天爱人"意指遵循自然规律,遵循教育规律,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顺势而为。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
"道之以文" 意指以文化为根本出发点,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学校文化、家庭文化、教育文化,促进内涵发展,提升个体的生命质量,实现教育的最大价值。
标志释义:
标志由"敬"和"文"二字巧妙融合,以篆体为基础进行修饰设计,既传达了研究院的名称,也蕴意敬文人尊重教育规律,对生命、自然心存敬意,以敬畏之心研究教育与文化、用心服务教育的宗旨,诠释了“敬天爱人 道之以文”的核心理念。印章的造型,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表达敬文教育研究院的“诚信”与“承诺”。中文名称字体基于著名教育家、书画家启功先生题词处理而成,先生的书法朴实端正、清朗挺拔、秀丽温婉,与敬文研究院的价值追求高度吻合。
标志颜色采用中性暖色调褐色(土黄色),褐色是大地的颜色,体现自然之性、中和之美,其朴素、庄重、雅致、含蓄的特性,象征研究院稳重、务实、专注、勤研、精耕的做事风格。
《说文·苟部》:“敬,肃也。”《玉篇·苟部》:“敬,恭也。”恭注重于外表,敬则关乎内心。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论语·子路》孔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秉持恭敬认真积极谨慎之心做事,是取得他人信任、令他人放心的必要条件,是使自己的主张得到推行的必要因素。
《论语·宪问》孔子曰:“修己以敬。”敬修或曰修敬,要使自身达到孔子所说的“敬”,有了“敬”的因素,就迈出了个人的修养的第一步。
《程氏遗书》卷十八宋代:“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宋代程颐认为,“敬”的对个人修养最重要,个人修养与学习知识分开而论。他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达到善,我们一定要学会“敬”。
《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九:“敬是戒慎恐惧之义”。宋代朱熹认为,“敬”即保持庄重,剔除妄想和妄为,达到的是一种自觉状态。
|研究院名称缘起|
缘起一、几百年前文化知识的传播
据山东聊城市东昌府政协1987年编纂的《聊城文史资料》第四辑记载,清代,东昌府木刻出版业非常发达,是清代江北最大的坊刻中心,图书广销天下,敬文堂是全国较大的书庄之一。正可谓:
三百年前,敬文堂已出版千余种经史、蒙书、文学、画谱,传播文化、输出思想、启迪智慧。
三百年后的今天,敬文依旧如此,只是方式略有不同而已……
缘起二、近代教育事业的孜孜奉献
敬文亦是对著名教育慈善家朱敬文的缅怀。敬文先生把一生不断地贡献给教育与慈善事业,设立的"朱敬文教育基金会"和“朱敬文奖学金”资助国内多所大学,如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捐助的现代化“敬文图书馆”亦有多座,莘莘学子可以随时徜徉其中,吸收文化与知识的滋养,沐浴敬文先生的恩泽,受益终生。先生之风,高山景行。敬文精神永存心中。
敬教重文
敬文教育研究院将继续秉承“敬天爱人 道之以文”的办院理念,引入更多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力量,与更多来自教育一线的校长/园长、教师、设计师、培训师、媒体人等协同共进,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通过前瞻性、开创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推动教育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助力中国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2015年3月,“敬文堂”在国家商标局成功注册35、41类商标。
2017年11月-2018年1月,“敬文”在20、25、33、35、41、42、47等多项类别获得商标注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