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其他账号登录: 注册 登录

      学校文化设计新书专题

中教设计联盟官网 (网站由北京敬文教育研究院建设并维护
专家观点

09/16

2023

去年5至6月,我以系列文章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布了以下内容。近来在本公众号后台也常能看到有朋友在翻阅这些文章。因为我本人竭力倡导特色办学,也希望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同道者,特别是在8月30日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批优质特色高中”后,我认为国家层面关于特色办学的信号依旧十分强烈。故将这些内容再集中发布一次,供新关注我公众号并对此话题感兴...

09/08

2023

在上一篇公众号文章《学校文化设计应超越“识别”境界》中,我借用中国传统美学技、艺、道三重境界的表达,提出基于“识别”的学校文化设计只是重在追求技的境界,而有使命感的设计师心里必须有对艺与道的境界的永恒向往。文章发出后,有圈友私信我说:文章对那个道的境界似乎说明白了,因为举了三个例子,但对技、艺两重境界有点语焉不详,能不能也举些例子,把它们区分清楚。好吧,这篇文章就试图用一个故事,说清楚“技”...

09/04

2023

很多人都知道,本世纪初兴起的、以策划设计为基本理念和手段的学校文化建设,最初的来源是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对这个CIS,普遍翻译为“企业识别系统”,由此还具化出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等。直至今日,不少为学校做文化设计的公司,甚至包括一些校长,在谈到学校文化建设时,仍习惯沿用“识别”的概念。例如,近阅蒲公英教育智库主编的《新...

07/28

2023

纵观全国中小学的办学理念建设,比较普遍地存在“四无”问题:第一,无体系。看看各校的理念条目,有的只有两三条、三四条,有的却多达一二十条。当然,办学理念建设的科学性不在于条目多少,而在于它是否成体系。何谓成体系?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判断标准:一是看是否具有完整性。只有将学校必须思考、必须回答的最基本、最根本的办学问题都思考到、都回答到了,才能称其为完整。那么,哪些属于最基本、最根本的办学问题呢...
研究院专家
沈曙虹
张东娇
刘海滨

专家团队拥有十八年以上学校文化研究与实操经验,理论与案例成果显著

沈曙虹专栏
去年5至6月,我以系列文章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布了以下内容。近来在本公众号后台也常能看到有朋友在翻阅这些文章。因为我本人竭力倡导特色办学,也希望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同道者,特别是在8月30日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批优质特色高中”后,我认为国家层面关于特色办学的信号依旧十分强烈。故将这些内容再集中发布一次,供新关注我公众号并对此话题感兴...
在上一篇公众号文章《学校文化设计应超越“识别”境界》中,我借用中国传统美学技、艺、道三重境界的表达,提出基于“识别”的学校文化设计只是重在追求技的境界,而有使命感的设计师心里必须有对艺与道的境界的永恒向往。文章发出后,有圈友私信我说:文章对那个道的境界似乎说明白了,因为举了三个例子,但对技、艺两重境界有点语焉不详,能不能也举些例子,把它们区分清楚。好吧,这篇文章就试图用一个故事,说清楚“技”...
很多人都知道,本世纪初兴起的、以策划设计为基本理念和手段的学校文化建设,最初的来源是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对这个CIS,普遍翻译为“企业识别系统”,由此还具化出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等。直至今日,不少为学校做文化设计的公司,甚至包括一些校长,在谈到学校文化建设时,仍习惯沿用“识别”的概念。例如,近阅蒲公英教育智库主编的《新...
纵观全国中小学的办学理念建设,比较普遍地存在“四无”问题:第一,无体系。看看各校的理念条目,有的只有两三条、三四条,有的却多达一二十条。当然,办学理念建设的科学性不在于条目多少,而在于它是否成体系。何谓成体系?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判断标准:一是看是否具有完整性。只有将学校必须思考、必须回答的最基本、最根本的办学问题都思考到、都回答到了,才能称其为完整。那么,哪些属于最基本、最根本的办学问题呢...
张东娇专栏
导读面对新形势的高位要求,学校文化建设要在已有研究成果和标准化实践的基础上再次高阶发力,继续助益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校长文化领导力的提高。为此,提出分类管理、分层建设、分步工作三条建议。全文共5924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近年来,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的大规模学校改进取得了良好成效,普遍提高了...
摘 要:这是一项对积累了13年之久、文字发表量达到300余万字的研究的元研究,立足于政府、大学、学校三方合作模式,植根于学校文化研究,作用于学校改进实践。学校文化驱动模型,是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驱动区域学校系统思考和整体发展的学校改进模型。在清晰阐述学校文化驱动模型知识系统的基础上,回答三个研究问题:模型构建有哪些经验?聚焦模型的研究经验有哪些?应用模型的大规模学校改进经验有哪些?研究采取...
导读学校文化建设是以学校文化为抓手、优化配置学校文化要素、全面驱动学校系统思考和整体改进的一套管理思想和操作框架,包括学校文化建设理论、学校文化建设实践、学校文化建设工具三个知识模块。 学校文化建设是由其建设目的、价值取向、途径和方法构成的组合拳,是以学校文化为抓手、优化配置学校文化要素、全面驱动学校系统思考和整体改进的一套管理思想和操作框架。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引导师生持续乐观地投入...
摘 要:学校文化是系统思考学校管理的框架和工具,但不是唯一抓手。在学校文化建设从自发到自觉、从标准化到个性化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概念丛生”的现象,引发学校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担忧和反思。我们一直穿行在学校管理根本问题和流行问题构成的灌木丛中,企望通过管理逆熵做功获得、增加确定性和安全感。想拥有丛林,我们得种树也种草,一棵棵地、一片片地种,努力培育学校文化之树,成为教育理论丛林的一部分,...
刘海滨专栏
近日,已94岁高龄,当代著名教育学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为北京敬文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滨新书《学校文化设计》题写书名。顾先生的题词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使我们深感荣幸!受宠若惊!备受鼓励!
《学校文化设计》这本书拥有自己的标志。若视频无法直接观看,可点击地址:https://www.ixigua.com/7208527500308447777
《学校文化设计》一共八个篇章,第一篇章是《学校文化设计的形成与凝聚力产生》,我从文化的定义、内涵与特性引入学校文化,并分析了学校文化的结构、功能等,然后剖析当下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引入本书的主题“学校文化设计”。前面几篇文章看起来有点老生常谈,实则为了普及学校文化的基础知识,因为很多学校管理者、文化设计师对这些概念依然没有真正明白。第二篇章《学校文化设计的价值与文化力塑造》,正式进入...
这是一本迟到太久的书。七年前就开始酝酿、执笔,却拖到了现在。这期间我经历了多次的灰心、焦虑,进展的缓慢不断刷新我所设定的时间底线。但终于不负努力,它终于要问世了。这也是一本浓缩的书。一开始规划是以丛书的形式写四本,可惜,恰逢出版业政策紧缩,书号变得非常稀缺。也为了更好把控书的质量,最终,四本合一。从事学校(幼儿园)文化研究、学校(幼儿园)文化设计二十年有余,去过不少学校和幼儿园,实操过大大小...

研究院微信公众号:jwtedu  微信咨询:gs886889  qq咨询:1473078166 项目在线咨询

邮箱:jwtedu@163.com 咨询直线:13910032880

敬文研究院网站:www.jingwentang.com   中教设计联盟网站:www.educhina.org. cn


二维码.gif


北京敬文教育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网站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