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5日晚,由中教设计联盟、北京敬文堂教育科技研究院主办的“基于新课标的学校文化建设线上研讨会”第二场顺利举办!本次直播由该活动的发起人刘海滨主持,对话嘉宾为中教设计联盟顾问、“教育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理念的提出与忠实的践行者、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教育策划专业委员会刘佳瑞会长。本场研讨的主题是“基于新课标的学校文化融合探寻”,围绕新课标“新”在哪里、新课标带来的文化冲击是什么、基于... |
2022-01-24
点击《敬观》图标收听本文有声版虽然我国学校文化建设具备独立内涵并规模化开展已逾30年,然而直至今日,人们对学校文化的认识似乎仍存不少各执己见、模棱两可的观点,在文化实践上也难免各行其道、事与愿违。这些误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校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办学品质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加以辨析,从而明确其认识、澄清其价值。 毫无疑问,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是中国学校文化建设持续保持热度的最重要...
2022-01-10
点击《敬观》图标收听本文有声版虽然我国学校文化建设具备独立内涵并规模化开展已逾30年,然而直至今日,人们对学校文化的认识似乎仍存不少各执己见、模棱两可的观点,在文化实践上也难免各行其道、事与愿违。这些误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校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办学品质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加以辨析,从而明确其认识、澄清其价值。 不必讳言,有些办学者或许是因为当前大形势所趋才把文化建设当作一项工...
2021-12-30
学校文化力是学校(包括幼儿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目标导向。在内容结构上,学校文化力包含学校文化的精神力、行动力和形象力,它们分别通过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环境而得以体现。换言之,与办园理念、办园行为一样,办园环境也是园所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语言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
2021-12-21
点击《敬观》图标收听本文有声版虽然我国学校文化建设具备独立内涵并规模化开展已逾30年,然而直至今日,人们对学校文化的认识似乎仍存不少各执己见、模棱两可的观点,在文化实践上也难免各行其道、事与愿违。这些误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校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办学品质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加以辨析,从而明确其认识、澄清其价值。 本世纪初学校文化建设的发轫就是以“策划”为基本理念和手段的。对于此... |
2021-08-09
导读学校文化建设是以学校文化为抓手、优化配置学校文化要素、全面驱动学校系统思考和整体改进的一套管理思想和操作框架,包括学校文化建设理论、学校文化建设实践、学校文化建设工具三个知识模块。 学校文化建设是由其建设目的、价值取向、途径和方法构成的组合拳,是以学校文化为抓手、优化配置学校文化要素、全面驱动学校系统思考和整体改进的一套管理思想和操作框架。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引导师生持续乐观地投入...
2020-01-20
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是指学校开展文化建设的必要阶段、步骤、方法和手段。前一段时间笔者机缘巧合接触到苏绣工艺,发现绣一幅春光四溢的苏绣《凤穿牡丹图》,需要经过准备材料、构图勾稿、设色配线、选法绣制、成品欣赏五个阶段,与学校文化建设的“五步工作法”倒也十分相似,因此脑海中突然蹦出了一个新鲜题目:绣一幅学校文化建设的《凤穿牡丹图》!笔者之所以再写这个烂熟于心的旧话题和用了十余年的老办法——学校文...
2019-10-10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文化和美好生活是分别出现数十次的高频词,也是勾勒中国蓝图的关键词。文化建设与美好生活高度互动,互相成就。学校文化是学校生活的全部,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方式,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学校文化建设是其目的、取向和手段组合之总称,是指按照学校文化的框架规划和实施学校文化管理地图的过程,回答学校文化到哪里去、为什么和怎... |
2022-06-24
2022-06-24
2022-06-24
2022-06-24
2022-06-24
2022-06-24
2022-06-24
2022-06-24
|
2022-06-24
2022-03-28
2022-03-21
2022-03-17
2022-02-25
|
2022-06-24
2022-06-24
2022-06-11
2022-06-11
|
2022-05-03
前几天《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发布,我本人读了两遍,感觉变化还是不小的。据说这次新课表的修订从2019年启动,成立由两院院士、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骨干教师、教育管理者等近300人组成的修订组,承担修订任务。历时3年时间,可以说凝聚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智慧。本世纪初,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十多年过去了,课程改革有了长足进步,社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次义...
2021-10-30
2021-10-30
2021-10-30
2021-10-25
2021-10-25
|
2021-10-22
2021-10-20
2021-10-19
2021-10-18
|
2022-04-25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教材〔202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现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印发给你们,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各地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2022-05-03
前几天《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发布,我本人读了两遍,感觉变化还是不小的。据说这次新课表的修订从2019年启动,成立由两院院士、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骨干教师、教育管理者等近300人组成的修订组,承担修订任务。历时3年时间,可以说凝聚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智慧。本世纪初,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十多年过去了,课程改革有了长足进步,社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次义...
2022-04-30
目录崔保师:教育研究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强大力量杨银付:以高质量的课程实施为高质量教育奠基董 奇:新时代 新课程 新教师——贯彻落实新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顾月华: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提交立德树人的江苏答卷刘可钦:聚焦素养立意创新学校课程实践王殿军:借力新课程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褚宏启: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建设吴刚平:课程内容结构化改革新动向余文森:以学科实践为抓手,构建实践...
2022-04-30
近期,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是对我国新时代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期待的主动回应,是推进新时代义务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有力举措,是我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的育人蓝图,同时也为当前教师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力军。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有效落... |
2022-02-17
到一所学校座谈交流时,一位教师反映,学校校长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在教学楼里转悠,然后随机推开教室进去听课。有一次,这位教师安排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课,但校长没提前打招呼,就进了教室,坐在后边准备听课。因为是自主阅读,没安排教师讲解,让校长这么一节课干坐着,也不是办法,想更改上课计划,自己没充分准备,也怕学生不接受,弄得很尴尬。事后,他给校长发了个信息,提出了对随机推门听课的不同看法,校长对此很认...
2022-02-17
中央“双减”意见出台,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同时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双减”的目标指向是提质增效,面对“减”的任务,我们如何做到“提”和“增”,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应从重新定位育人目标,聚力教学改进,助推教师成长,落实家校共育等方面发力,激发内部活力,抓住发展契机,推进我...
2022-02-17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家型的名校长不是选拔出来的,也不是培训培养出来的,而是靠良好机制、靠开放包容、靠评价引领涌现出来的。尊重校长的办学自主权和个人成长自主权,按照自主设计、自愿参加、自我成长理念,让校长们以更广阔的视角、更积极的姿态、更扎实的专业功底来关注时代问题、关注育人趋势、关注师生发展,在日复一日深耕校园中,“浑不自知”地成长为一位知名校长。治理思维。校长是人才,需要尊重、需要解放;管...
2022-02-09
全文长 46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6 分钟李希贵,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导 读校长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管理到底为了什么?这是令不少中小学校长们头疼的问题。而且,校长们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当下我们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20多年前的时代,我们的组织也已不再是一个封闭低效的组织,学校作为知识型组织表现得更加突出,以传统的管理方式应对今日的校园已变得捉襟见肘。李希贵认为,管理的全... |
2022-03-30
2022年3月26日-27日,由中国教育设计联盟主办、北京敬文堂教育科技研究院承办的2022学校文化设计者论坛成功举办!河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阳市第二完全学校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赵环平受邀参加论坛,并做了题为《基于“梦想照亮未来”的理念设计与文化构建》的分享。中教设计联盟执行会长刘海滨在主持词中说:“赵环平校长来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南阳,是一位真正用心做教育、善于学习、敢于创新...
2022-02-17
“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学校带来不小的冲击。“双减”之下,学生作业量少了,做作业的负担减轻了,可学习质量怎样才能得到保证?怎样才能“减负提质”?午间、下午的课后服务怎样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老师怎样适应大量延长的工作时间?这些都是学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为小学的校长,更需要具有独到的眼光,去成就学生、去欣赏老师、去审视课程,以适应“双减”这场大变革。一、以成长的眼光看待学生任何一...
2022-02-09
全文长 46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6 分钟李希贵,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导 读校长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管理到底为了什么?这是令不少中小学校长们头疼的问题。而且,校长们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当下我们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20多年前的时代,我们的组织也已不再是一个封闭低效的组织,学校作为知识型组织表现得更加突出,以传统的管理方式应对今日的校园已变得捉襟见肘。李希贵认为,管理的全...
2022-01-20
老师产生职业倦怠,并不是简单的工资问题如何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破解教师职业倦怠这个难题,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呢?面对这个问题,我有三方面的感受。感受之一:我们之所以认为这是难题,原因是没有找到教育的本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试问,哪一个人、哪一个行业不倦怠呢?正因为我们没有弄清楚教育到底为什么,没有激活内在活力,没有因此而产生更高、更远的追求,盲目地认为今年和去年一样,明年和今年... |
| 研究方向 |
|